文明有约 | 我与文明网共成长-中国文明网

文明有约 | 我与文明网共成长

发表时间:2025-01-16 来源:中国文明网
字体:
打印:

我和文明网因工作而结缘,这份缘影响了我的人生。回眸过去的9年,太多的瞬间值得铭记,太多的故事值得留念。

结缘:学习写文明网评

2015年,还是新闻学大二学生的我到星辰在线(长沙文明网)实习。当时第一项实习任务是学写文明网评,对于我来说,写作难度比较大。实习老师建议我先参与文明创建一线报道,了解全市文明创建工作,多学习中国文明网上的报道和理论文章,再投入到评论写作工作中。

文明是什么?文明在哪里?当我的脚步走遍长沙的各个角落,我逐渐明白了文明的意义。文明在广袤的田野里,移风易俗的歌谣浸润乡间;文明在城市的斑马线上,礼让行为温暖人心;文明在孩童的眼睛里,小手拉大手养成文明习惯;文明在群众的心坎里,文明理念春风化雨滋润千家万户。文明还存在于城市的文化底蕴中、志愿者的行动中、好人模范的故事里、网络空间的言语中……文明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。

在长沙文明网实习的几个月恰逢寒冬,零下五度还遇上了长沙罕见的鹅毛大雪。每天白天在外采访,晚上在大学宿舍写到凌晨两点。为求一字稳,耐得半宵寒,窗外北风呼啸,窗内的心却是热的。通过采访,我遇到很多令人感动、值得关注的事情,我非常渴望将这些事以及自己的观点传播出去。带着这种信念,我的手指不停地在键盘上敲打着,不知不觉忘记时间……
我的第一篇文明网评是从当年的热词“互联网+”“网红”切入,围绕网络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评论。在那之后,我又接连写了很多篇评论,其中有些文章还被中国文明网采用。
“中国文明网对评论质量要求很高,地方文明网评论员要对每个句子、每个词细细斟酌。”实习老师指导我说,“如果评论要上中国文明网首页,难度又会提升哦!”因此,评论作品被采用给了我莫大的鼓励,这是我评论写作的开端。这次经历奠定了我记者、评论员职业生涯的总基调,我热爱并感激文明网这片让我成长与进步的沃土。
2017年,大学毕业的我顺利进入星辰在线(长沙文明网)继续从事记者、评论员工作。通过文明网评,我深刻感受到文字的力量,它无声却震耳欲聋,这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我不断往前奔跑。

成长:做文明创建的见证者和亲历者

近年来,长沙在城市建设中有着说不尽的文明故事,拍不完的星城美景。作为记录者、观察者,我和同伴们见证、感知、亲历,且行且记、且记且思。

我喜欢在文章写完后,逐行逐句地不断打磨。在长沙文明网工作期间,我保持着每天向中国文明网供稿的习惯,不论是消息稿、综述稿还是评论,只要自己觉得好,就不停推荐。在中国文明网编辑老师们的指导下,我不断改进文风,提升写作水平。特别是媒体技术迭代飞快,我的评论篇幅和风格也要跟着改变,既要有思想深度,又要有接地气的语言风格。
我依稀记得,2019年,我的多篇评论被中国文明网采用。那一年,我还被评为“地方文明网优秀评论员”。

学习:有幸参与中国文明网报道

2020年,我有幸参与中国文明网“文明在哪里”报道组,深入了解其他城市文明创建的成功经验。数天的报道过程中,我看到中国文明网报道组的老师们工作严谨认真细致、不辞辛劳,我跟着逐步学习并总结工作方法。这次报道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文明网的影响力、传播力和感召力。这一年,我同时获得了“地方文明网优秀编辑”和“地方文明网优秀评论员”两项荣誉,这其中,离不开中国文明网老师们的指导,离不开长沙文明网同伴们的支持和帮助,离不开网友们的好评和鼓励。

2024年,我已经从当年懵懂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新闻一线的战士。9年来,我与文明网一同成长,这一路上的“文明记忆”温暖着我的奋斗历程,激励着我不断前行。心有所属,行有所向。未来,我将继续行走在文明之路上,记录下更多感人至深的故事。我真切地希望,我的文字能够更加生动、更加有力,可以打动更多的人,传递更多的正能量。(龙莉)

【责任编辑:张殊凡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