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3年,我从浙江省金华市委宣传部办公室转岗到金华市文明办工作。当时,只设有一个办公室,没有分处科室,人员也不多,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更没有前人的经验、方式、方法好借鉴,全凭感觉和摸着石头过河,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总结提高。
后来,中央文明办(现更名为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)创办了纸质的《精神文明》简报,对指导我们基层文明创建工作有很大帮助,但比起中国文明网来讲,又有很多局限性,文明信息传递速度较慢、携带保存不便、时效性较弱、分发成本较高、易丢失和损坏等。自中国文明网创办以来,犹如一盏指路明灯,照亮了我们追寻精神家园之路,也为我们基层文明创建工作提供了展示地方形象、交流经验的平台。
日常工作中,我每天都会点开中国文明网、浙江文明网,学习党的创新理论,增强理论素养;了解工作动态、权威发布,用以指导工作;阅读地方交流,学习借鉴各地工作经验……工作遇到难题和困惑时,上文明网;需要创新发展时,上文明网;需要学习借鉴时,还上文明网,文明网已经成为我学习、工作、生活的重要平台。
我的文字水平有限,但又特别爱好写时评。结缘文明网后,我觉得文明网的编辑老师们写作功底深厚,我的文章经过他们的修改,思路更加清晰易懂,逻辑更加严密连贯,观点更富有说服力。20多年来,我坚持不懈向各级文明网投稿100余篇,大部分是时评,经编辑老师们的修改后,80%以上都在各级文明网上刊出。我个人也曾连续五年被评为浙江文明网“优秀评论员”。在此,衷心感谢各级文明网编辑老师的指教和网友们的鼓励。
文明网不仅是我的良师益友,也是学习和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得力助手。发挥网络优势,展示各地文明创建的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;对不文明行为进行评析,激浊扬清;宣传先进典型,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;打造积极健康、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,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,培植美好的网上精神家园……文明网都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中国文明网推动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网上延伸,实现了网上网下有机融合,成为我们各地学习工作、交流交往、创新创造的新平台新空间,也为推动网上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载体新机遇。让我们与文明相约,与中国文明网共同成长,用文明之光照亮人生之路。(刘土祥)